您现在的位置是:湖北资讯网 > 教育 > 以小我之劳,铸大国之梦

以小我之劳,铸大国之梦

时间:2023-03-22 18:25  来源:未知  阅读次数: 复制分享 我要评论

  2023年3月22日 作者:彭莹莹

  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兴。一百多年来,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辛勤耕耘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锻造了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。回望历史,中国正是凭借薪火相传的强大革命精神,才得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。站在两个“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上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了解革命历史,赓续革命精神,找准精神坐标,传承英雄模范精神,以小我之劳,铸大国之梦。

  一百年前, 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,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。一百年后的今天,无数青年通过行动书写新时代篇章,有的扎根基层,躬耕一线,将汗水挥洒在大地上;有的身着戎装,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,至今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“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”,新时代青年要立大志、有理想、敢担当,展现“青年强国,舍我其谁”的时代新风采。

  人无精神则不立,国无精神则不兴。一百多年来,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辛勤耕耘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锻造了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。回望历史,中国正是凭借薪火相传的强大革命精神,才得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。站在两个“一百年”的历史交汇点上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了解革命历史,赓续革命精神,找准精神坐标,传承英雄模范精神,以小我之劳,铸大国之梦。理想是青年强国的“栖息地”。1935 年,钱学森踏上了去美国的求学之路,后因其理论成果突出,被美国政府强行阻拦归国之路。面对美国抛出的橄榄枝,他未曾动摇过,因为早在中学时代,他就树立了振兴中华的理念。他立志发奋学习,报效祖国, 从青年至晚年,从未改变。“5 年归国路,10 年两弹成。”钱学森作为先行者,披荆斩棘,把智慧锻造成阶梯,留给后来的攀登者。他用毕生给当代青年上了一堂叫作“青年是一种理想”的课,让我们心中始终怀揣祖国,以报效祖国为人生理想。

  党史学习是牢记初心使命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、坚定信仰信念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、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。传承革命精神需要要拓展党史资源挖掘红色资源。要深挖革命旧址、纪念场馆、革命事迹和历史文物以及党史与校史、党史与其他领域如经济史、文化史、社会史等之间的红色文化育人资源,丰富红色文化、革命传统内涵,涵养广大师生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品;加大宣传力度,创新宣传方式,引导青年人主动了解,自觉践行。一方面,可以免费开放革命纪念馆、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,再现革命情景带领群众了解革命历史。另一方面,可以利用互联网、影视剧等手段,创新传播革命精神的方式,引发群众情感共鸣。电影《长津湖》引发观影热潮,让观众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昂扬的斗志、严明的纪律,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情感共鸣的同时,也传承和发扬了不畏艰难、英勇顽强、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。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,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,更应确立长期规划,将理想信念付诸行动。缺氧气,不缺志气!海拔高,目标更高用一生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吴天一在1958年跟随部队来到了青海。那时,大量来支援高原建设的人都患上了怪病,一位患者饱受折磨痛苦离世的模样,让他深受触动。于是,他开始了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,当时中国的这项研究,还是一片空白。2001年,青藏铁路修建,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。5年里,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,这是吴天一用毕生的心血,创造出的医学奇迹。唯有将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中,才能够真正实现其价值。思想上宏伟远大,却在行动上好高骛远,再宏伟的理想也不过是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。用双手打造未来,用实践铺就明天。确立长期的规划,将远大的人生 理想融入一一个个小目标之中,一步 一个脚印,稳扎稳打地走好每 一步路,做好每一件 事,将追逐梦想的道路一步步踩在脚下, 才能到达理想的巅峰,收获梦想的幸福。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,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。青年人应树立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,奋斗拼搏,笃行不息,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。

  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;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,必须传承革命精神,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百折不挠的精神,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,才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创造新的辉煌。

相关资讯